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56wangp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这是一首在东学道徒中传诵着的歌谣,是当时朝鲜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不满政府的情绪弥漫了全国。

长期以来,由于朝政**,人民苦于苛政久矣。一方面,权贵横征暴敛,榨取无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另方面,人民贫苦不堪,求生乏术,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内阶级矛盾也日趋激化。

作为大清朝派驻朝鲜的“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被后世史籍描绘成对世界大势、国际关系全无认识和主见,面对西方列强软弱无能、一味迎奉的无能之辈的袁世凯。在面对朝鲜民众不满政府的情绪弥漫了全国的恶劣状况时,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幅铁腕人物的风采。不但多次上书建议李鸿章派兵朝鲜,一方面是为了威慑已开始蠢蠢欲动的东学道,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帮李?应增势,做其最坚强的后盾,以便其能够在朝鲜政局,更好的制约闵氏集团。

可是不知道李鸿章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虽然他对袁世凯非常的欣赏和看重,向来对袁世凯的所请所求都是尽量满足,可是这驻兵朝鲜一事,却迟迟没有应允。而远在朝鲜,眼看着沸腾的民怨随时都有大爆发可能的袁世凯,却是一点都等不得、也等不起。

“大人,既然李中堂那面不肯派兵来朝,咱们为什么不能找找别的大人帮忙呢?如今的大清朝早已不似重前李中堂一人独立的年代了。”作为袁世凯在朝鲜最得力的助手,后来的民国总理唐绍仪,自然是清楚袁公心中的忧愁,所以在一次私人之间的会面中,唐绍仪便向袁世凯建议道。

唐绍仪的这番话,也确实是说到了袁世凯的心坎里。其实早在两三个月前,当袁世凯给李鸿章上陈的第五封书信杳无音讯之后,袁世凯就开始动这方面的心思了,可是:“绍仪啊,这普天之下,谁人不知我是李中堂的人,所以在这世上,我除了仰仗李中堂外,还能指望谁会来帮我啊。”袁世凯有些无奈地向唐绍仪倾吐自己心中的苦闷。

不过袁世凯身份的障碍,在唐绍仪看来却不是什么大问题:“袁公,自古便有‘乌择良木而栖,臣择贤主而侍’之言,如今天下又未分乱自治,何人不是向皇上、向朝廷尽忠?大人虽受李中堂举荐而得朝廷重用,可那也是皇上明察之恩,大人若要报恩也应当报效朝廷、报效皇上才对,至于李中堂,大人只需心中存有一份感激,待日后找机会报答便是。”

本来袁世凯就不是什么迂腐忠贞之人,如今有的唐绍仪这一番劝解,更是将刚理论常抛到了脑后,哈哈大笑着对唐绍仪说到,“人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绍仪兄你今天所说的这番话,我看便有此功效啊。”

有的时候,像这种座墙头草的话,还是让别人劝自己做,在面子上要更好看一些,所以袁世凯先是对唐绍仪一番吹捧,接着又装着虚心请教的样子说道:“绍仪兄既能说出刚才那篇大论,想必必有教我之处,还望绍仪兄末要藏私,定要直言待我啊。”

看着袁世凯甘心受教的样子,唐绍议心里大敢受用,也真就畅所欲言道:“以袁公的才智,相信早已有所料断,不过今日袁公既愿不耻下问,卑职也就厚颜妄谈一二,也好给袁公决策的时候一个参考。”一番谦虚直言过后,唐绍议这才切入正题说道:“以卑职看来,今日的庙堂上,共有四股势力搅在一起,它们之间即互相博力,又在共同努力的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四股势力除了李中堂外,分别是一直隐在暗处,深长不露让人摸不清底细,但却真正掌控着整个国家的西太后集团。能够与北洋李中堂分庭抗礼,形成北李南姚局面的两江姚中堂。最后一个便是刚刚复出,羽翼还未完全丰满的昔日议政王,现在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恭亲王奕?。”

“绍议,你说的这些我又岂能不知,你倒是教教我该求谁啊?”袁世凯耐着性子听了半天,也没见唐绍议说到正题,便催促起来。

“呵呵,袁公别着急,你且听我慢慢给您分析。庙堂上的这四股力量,首先李中堂已经可以排除在外,至于实力最强的西太后,以大人您的品级,恐怕人家还看不上眼呢。所以,咱们真正可以选择的,也就剩下了两江姚中堂和重新出山的恭亲王这两位了。姚中堂这两年在南边迅速崛起,经过这几年的苦心经营,除了水师的先天不足之外,在其他的方面,不但不逊色于李中堂,甚至在步军等方面还要更强,而且姚中堂一支以来,都没有明确的表露出,在皇上与西太后之间的皇权之争,自己更倾向于哪一方,始终保持着超然于外中立角色。这就与刚刚复出不久,就和皇上的亲弟弟、自己的亲侄子醇亲王,热乎地走在一起,似乎已鲜明的在皇权之争中站在皇上那一边,形成了鲜明的区别。为了大人在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卑职以为大人更应该投靠两江姚中堂。”

“投靠姚中堂......。”唐绍仪的这番高谈阔论,确实发袁世凯深省。在这之前,袁世凯原打算是要去投靠恭亲王的,可经过唐绍仪的这一分析,好像两江的姚中堂就是更好的选择了。

袁世凯在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各种利弊,确保没有漏掉什么东西后,便对唐绍仪说道:“如从绍仪兄之言,恐怕还要劳烦绍仪亲自跑一趟两江,代我去拜见一下姚中堂,探听探听他老人家的心思。”

“袁公,此事既是由我提起,自当该我去跑这一趟。”

“那就有劳绍仪兄,不过此事关系到你我的宦海沉浮,还望绍仪兄莫忘谨慎二字。”

唐绍仪是在一**二年九月三日,走水路抵达南京的。这个时间正好赶上姚兴华刚刚忙完由美国人海趣领衔设计,使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纸币印刷工艺钢凹版雕刻技术的两江纸币发行工作。上海世博会又因为离正式开幕还有些日子,虽然各种相关的准备工作早已在几个月之前就已开始进行,可暂时还用不着像姚兴华这般位高权重的大员参与。所以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姚兴华自出任两江总督以来,少有的空闲时光。

所以,当唐绍仪拿着“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袁世凯的名帖,投门拜见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没有遇到一丁点的阻碍,十分容易地就通过门房将名帖送了上去。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也让唐绍仪的心理对于这次南京之行,有了更多的期望和信心。

至于在两江总督府内无所事事的姚兴华,当他拿到门房送上来的袁世凯名帖后,很是狐疑了一段时间。对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历史评价的“名人”,见与不见的这两种选择,姚兴华似乎很是难以抉择。

令姚兴华感到为难的,倒不是因为要见袁世凯这样的历史名人会产生紧张感(以姚兴华如今的社会地位,要撵死一个向袁世凯这样的三品小官,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是因为如果自己贸然见了袁世凯,是否引起远在直隶的李鸿章的不满。毕竟整个大清朝的人都清楚,李鸿章这些年来不懈余力的提拔袁世凯,已经可以说是把袁世凯看作了自己的嫡系亲信。姚兴华可不希望在如今朝廷极力打压直隶和两江势力的当口,为了一个没有什么实际能力的袁世凯,去开罪李鸿章。

“刘安,你去趟门房见一下等在那里的袁世凯袁大人,就说我近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请他回去吧。”一番思前想后的考虑,姚兴华还是觉得,当前非常时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原本信心满满,正在门房内斟酌见到总督大人该如何用词的唐绍仪,怎么也没能想到,等待自己的竟然是被总督大人所拒绝。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的唐绍仪,一个人游荡在已今非昔比的南京街头,看着四周景色与他上次来时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一些主要街道上,甚至已经呈现出不亚于昔日他留学国外时的景象时,唐绍仪的心里既感到无比的震撼,又感到无比的落寂。因为这样的变化,和他唐绍仪没有一丝的关系,而且在今后恐怕也不会有关系。

“前面的莫不是绍仪贤弟?”

唐绍仪如行尸一般漫步在南京街头,正在为下一步该向何处去而烦恼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回头一看,竟是多年前在美国结识的大清朝第一代留学生中的佼佼者,现任两江民生银行督办的容闳。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邪神法典

邪神法典

教长
重生了怎么办?  重生为一个八爪章鱼怎么办??  当然是当邪神了!!  他们叫我挪威海怪,他们叫我金刚终结者,他们叫我巨大海王类,但是我只是一只普通的章鱼啊!!这是一个邪神在无限世界之中不断发糖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3万字
老何大战雨婷第四章

老何大战雨婷第四章

罔生
首先明确的说这本书没有绝对的主角,也不是什么争霸三国的爽文,全书会充斥着悲哀。 三国不只是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这样的乱世里也时刻有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哀伤。
历史 连载 1万字
奈何桥之主

奈何桥之主

晓了个麒
一个大叔一下穿越了500年,变成了命短的二皇子,那就这么着吧,皇帝不做,还是做个逍遥的王爷吧。可惜现状不许,那就打破现状,且行且珍惜。(注:本文不完全按照历史,会有一些变动,不然亮晶晶的宫殿不好开了呢)
历史 连载 37万字
小东西多久没c了

小东西多久没c了

读史书的狼
秦允明穿越来到北宋元符二年,附身富商长子! 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朝代,文人风流,才女多情。 这是一个动乱将生的年代,徽宗继位,朝纲渐暗。 主角只求在靖康之变前,过一把纨绔子弟的瘾,吟诗作赋、窃玉偷香。 只是命运总是不如意,冥冥之中将他推向一个又一个波澜的顶点。
历史 连载 13万字
羞羞漫画免费阅读免费阅读

羞羞漫画免费阅读免费阅读

萍水
嫣者,弓高侯孽孙也。今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嫣善骑射,善佞。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习胡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于邓通。时嫣常与上卧起。——《史记?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这说的不是他,是他弟弟!作为史上有名佞幸的兄长,韩则表示压力很大!
历史 连载 3万字
健身教练免费

健身教练免费

截教修士
本是现代社会普通工人,没想到一次旅游被滚石砸了一下,再醒来时已经物是人非,成了一名光荣的抗联,还是师长,只是他这个师长只有不到三十人的兵,看他如何率领这支残兵败将逐渐由小变大,在这白山黑水之间打击日寇、扬我国威。
历史 连载 9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