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56wangp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荀彧刚下车不久,便有一名三十岁上下的白净儒生从门内迎出。对荀彧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说道:

“叔父,区区小事,您吩咐我们一声便是了,何必还亲自劳驾跑一趟。”

说话的人是荀攸,他虽然比荀彧年长上十岁,辈份上算却是荀彧的侄子。

荀彧脸上挂出一丝笑意,而后又表情肃穆的说道:“公达啊,这可不是小事,叔父有必要走此一遭。”

荀攸还是有点疑惑不解道:“不就是抓了筑阳候的一个人吗?他在南阳也不是有多大实力的个主。即使叔父不愿得罪他,将人放回去便是了,又何必如此重…”

荀彧摆摆手,打住了他的话。平静的回了一句:“我早说过,颍川汝南这一带是四战之地,迟早会遭遇我们荀家无法抵御的兵祸。而现在董卓入京,叔父我料定这一天不久就会来了。”

荀攸一愣,说:“我知道叔父一直劝族人们早日迁移,但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家乡,放弃累世积累的根基。这也是人之常情。侄儿也颇认同叔父的看法,但与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荀彧淡然一笑说:“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走,所以叔父我先行在颍川汝南附近找一个预时能与我们相互依托照应的人。这筑阳侯国当下虽然实力不大,但却是南阳盆地内唯一具有一战之力的势力。”

荀彧看到荀攸微微点头表示了理解,就继续讲了下去:

”有他在筑阳坐镇,无论从南面的荆州还是从北面三辅走武关道过来的势力都会被其牵制,这样至少会减轻颍川汝南西面的压力。所以,若是能和他结成一定程度的盟友关系,为叔也可以放心离开豫州了。”

荀攸听到最后一句话,惊呼:“什么,叔父要离开颍川?”

荀彧默然不语,不置可否。他确实决意要离开豫州。除了因为前面说的原因外,更因为他心中的志向。

荀家虽然在颍川和汝南一带势大,但终究不能独自担负起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的重担。另外,虽然荀家实际主宰颍川汝南七城,他同时又是荀家的家主,但这不等于他就是颍川之主。

因为这个家主对于整个荀氏宗族而言,并没有独断之权。自然更难以帮助他完成心中的宏愿,他需要的是一个搭档,能帮他实现心中所愿的一代豪杰。

荀攸见他不答,便把话锋转到别处:“那么侄儿这就吩咐下人准备车马和人手,护送叔父和那名俘虏前去筑阳。”

“不必了,我料定他这几日便会自行前来。我们在此安心等待就是。”荀彧胸有成竹的说道。

……

五峰山的山脚下,一支一眼望不见头的兵马陈列山谷之中,数十面旌幡一字排开,在劲风中呼啦啦作响。

冯宇故意将这支千余人呢的队伍拉开排放,显得兵势浩大。又将每骑高达近仗,威风凛凛的虎豹骑居于阵中。

山上的营寨早已得到通报,一名骑士沿着山路飞马而下。在冯宇面前刹住马步,跳下马鞍抱拳问道:“阁下可是筑阳候?”

冯宇冷言道:“你既然已知我身份,当应该知道我来是为了什么。那就快快把人交出来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魔尊他有猫了

魔尊他有猫了

浮伤年华的背後
倾世容颜,乱了天下;满头青丝,一身白衣,倾城绝世。风临天下,与帝同尊。朝政,后宫,合二为一。究竟是什么让七国鼎立的局面出现裂痕;又是什么让七国帝王以收服天下为目标;又是谁身在后宫却如同帝皇三宫六院......是谁负了谁?又是谁爱了谁?敬请关注风倾天下......
历史 连载 18万字
兔费看全黄三级

兔费看全黄三级

岁岁姩姩
1:农学院的女博士程清婠穿越到了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为了回到现代,听从系统的话,种田,赚钱,养阿娘。 村内众人都以为程家母女二人要么饿死,要么病死。 但,总有不 各位书友如果觉得《我带着种子库在古代发家致富》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历史 连载 11万字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免费观看

怕热胖子
林默像一头孤狼在日谍的背后默默注视着,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一次又一次的让他们从我们的土地上,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历史 连载 149万字
极恶的世代

极恶的世代

绒克
“和时代讲道理,愚蠢至极。”  ——弗朗西斯·亚摩斯  注1:这真的是海贼王同人小说  注2:书友群号811794115
历史 连载 54万字
心怀不轨(年龄差1V1)款冬结局

心怀不轨(年龄差1V1)款冬结局

白云清歌
叶枫意外穿越到了唐朝,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个假太监,屌丝逆袭之路从此开始。 江湖纷争,外敌入侵,内部叛乱,还有隐藏在暗处的各大势力,大唐繁华的表面下,实则暗潮汹涌。 刺杀,设局,勾心斗角!那是常态。 江湖恩怨,儿女情长,早已看淡!但复天教,必灭之,大唐,就由我来守护! 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反贼,受死!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请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太监,假的!
历史 连载 33万字
少白洁160全集全文阅读

少白洁160全集全文阅读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当今世界,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因为故事发生在庆国,而那位病人很奢侈地拥有了多出来的一截生命,所以取名为:庆余年--很有乡土气
历史 连载 0万字